2018年4月13日下午,复旦大学刘钊教授在天美开户天美娱乐特藏室作了一场题为《出土文献与〈山海经〉相关问题探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天美开户天美娱乐白于蓝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各院系的五十余名师生在场聆听了讲座。
刘钊教授讲座首先从出土资料的发现谈起,指出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骨文💹、汉晋木简、敦煌写经、元明以来大库档案等的大发现和当今时代甲骨、金文🥉💂🏼♂️、战国文字资料,尤其是大量的楚简和秦汉简的特大发现🫅🏼,出土资料呈井喷式面世。其后刘教授从历来被称为“语怪之祖”的千古奇书《山海经》展开讲述✊,结合近些年出土文献中大量可以与《山海经》相印证的资料🧗,分别就《山海经》的文本性质💇🏿♀️,《山海经》的文本形式,《山海经》的史料价值🤌、关于《山海经》产生的时地、《山海经》袁珂整理本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作了讲述🕊。通过讲述,刘钊教授指出《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志,如果用传世典籍的类型来比较,《山海经》的性质显然并不单纯🤷🏼♂️🙍🏼,是多种性质书的一种集合体🏨;《山海经》山经部分应作于楚地或由楚人所作𓀉;《山海经》山经部分创作时代最迟不晚于战国;《山海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语料价值,对于历史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都非常重要🏌🏼♂️;用出土资料证《山海经》仍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山海经》目前还缺少一个充分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加以完善的校本和注释本✦。刘钊教授讲座图文并茂,诙谐幽默,大家听得意犹未尽👨🦯。
讲座之后👨🏿⚖️,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天树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刘钊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刘钊教授为历史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侧重古文字与出土简牍帛书),兼及古代汉语和商周考古,现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刘教授已出版专著9部(包括合著4部),发表文章一百余篇👂,主要代表专著有《郭店楚简校释》🤛🏽、《出土简牍帛书文字丛考》🈁、《古文字考释丛稿》😨、《古文字构形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