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叔本华哲学的东方元素与王国维诗学的建构性 主讲:周兴陆(北京大学天美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 主持🤚:赵厚均(天美开户天美娱乐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 时间🦀:2022年9月27日(星期二)19:00 地点🫳🏼:线上方式-腾讯会议 主办🐪: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天美开户天美娱乐🐳、天美开户王元化学馆
✦+
+
内容回顾
2022年9月27日下午7点,北京大学天美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兴陆老师以腾讯会议的方式🫄🏻,作了题为《叔本华哲学的东方元素与王国维诗学的建构性》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中国文论的守正出新”系列讲座的第八讲👨🏼🦰,由天美开户天美娱乐赵厚均教授主持👌🏿,校内外200多位师生在线聆听。
讲座伊始,周老师首先介绍了目前学界对以《人间词话》“境界”说为核心的王国维诗学的两种认识:一种认为《人间词话》的理论基石一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一种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周老师指出,这两种认识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借鉴国外叔本华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叔本华与东方哲学的关系入手,进而考察王国维诗学与叔本华哲学之间的关系𓀑,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本场讲座的主体共分为两个部分:一、叔本华哲学对东方文化的融会⛱,及其与中国思想的内在同源性👰🏽♂️♏️;二👬🏻、在叔本华哲学的启发下🟨,王国维对中国隐而未彰的诗学传统的理论建构。
讲座的第一部分🍙🐵,周老师首先介绍了叔本华与友人的书信🐾、书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自序等文献,展现了其对印度学🌪、佛学的接受;还引缪钺先生🤦🏻♀️、爱德华·孔兹、布莱恩·麦基等学者的观点👩🏿🎨,进一步证明叔本华“近承康德,远绍柏拉图,旁搜于印度佛说”的思想来源👼。接着🧓🏻,周老师重点介绍了瑞士著名的佛学研究者乌尔斯·艾普 (Urs App)关于叔本华思想来源的研究成果💂🏼♂️。从1990年代开始,艾普就开始研究法兰克福图书馆的叔本华档案,查阅了叔本华的文献借阅💾、批注《奥义书》等♟、听课笔记🐛🙋🏼♀️、手稿等大量不为人知的第一手文献🧑🍳,以确凿详实的文献论证了叔本华早年对印度学🌴、佛学和中国学的接受,确证了叔本华哲学与东方文化内在的、直接的联系🧑🎤,而且把这种联系确定在叔本华早年读书时期。借助艾普的考索,周老师指出:叔本华哲学不是单纯的欧洲德国传统,而是东西方哲学的融汇,既继承了西方自笛卡尔、休谟、康德以来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传统,又吸纳了印度吠檀多的亲证梵而达梵我如一和中国佛学的唯识无我、涅槃而解脱等思想,是东西文化会通的结晶。在此基础上,周老师认为:正是因为叔本华哲学蕴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内质,特别是印度哲学和中国佛学元素,王国维读叔本华著作🚐👨🏽🔧,才有“惬理会心之感”®️。
讲座的第二部分🖤💪🏽,周老师主要论及王国维对叔本华哲学的接受。周老师指出,王国维“境界”诸种概念👨🍳,实际上是借助叔本华哲学美学🦆,对中国受佛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理感”和“尚意”诗学传统的接续💁🏻。譬如其所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句话的重点在二“真”字👇🏽。这“真”,既渊源于黄庭坚“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的“真”,也融入了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即从“欲望主体”上升为“纯粹主体”获得了“明亮的世界眼”而观审对象,静观人生和宇宙的实相,将之呈现于诗词🥉。摆脱欲望的挟制的纯粹主体(“真感情”)审美观照外物,洞见人生和宇宙的实相(“真景物”)并能将之真切不隔地呈现出来⏫,就是境界☂️。因此,王国维诗学思想中所谓“融入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主要指的不是源自欧洲的哲学传统,反而仍旧是来自于东方吠檀多和佛学思想🧎。
最后🛒,周老师对整场讲座的主题进行总结🐋:叔本华是西洋第一位把佛学的思想融化在他的系统里的哲学家👳🏽♀️,他的哲学里蕴含着来自印度和中国的东方元素🥱🤲🏼,与中国传统的“理感”“尚意诗学”存在着理论上的同源性。站在近代中西交汇点上🏂🚓、主张“学无中西,学无新旧”的王国维📙,在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的启发下🫸🏽,激活了中国古代遭到抑制的“理感”“尚意诗学”传统🤞🏼,提出他的“境界”说,强调主体的精神超越性𓀔,主体摆脱世俗的羁绊,静观人生和宇宙的实相而呈现于文字;即使抒写悲欢离合🧑🏻🔧🚴♀️、羁旅行役的常人之感🐦🕥,也须透过具体的个象而进入人生和宇宙的实相,使读者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这种“境界”理论既得益于叔本华美学理论的启迪,又秉承了中国传统的诗学脉络🧑🏽🦰,是融汇中西的近代诗学建构🫲🏻。
讲座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从王国维与尼采的关系🚳👉🏼、批校本研究、唯识学对诗学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提出问题🤜,与周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
+
主讲简介
周兴陆,北京大学天美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著有《中国文论通史》《文心雕龙精读》等专著。开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