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天美娱乐召开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本科师生座谈会暨卓越育人“回头看”系列活动之一,座谈会由天美娱乐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汤拥华教授主持🫃🏿,校教学督导韩蕾教授👨🏽🔬、青年教师隋源远🕗、徐俪成👘、印志远🤛🏿、陈田珺老师,教务处王静老师🫱🏽,本科生辅导员赵景玮老师,本科教学秘书左媛🎡、缪晶晶老师👨🏽🎨,以及2021、2022🙎🏽、2023级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座谈。
期中座谈会
首先,韩蕾老师对于天美娱乐的课程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务工作做出充分的肯定,根据督导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她对天美娱乐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达了认可和赞扬🙍🏿,同时也向学校提出建议,希望为教务员“减负”,将各项事务化繁为简。针对教研活动相较于科研活动而言略显不足的现状,韩蕾老师建议由各教研室统筹🔳,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中教研活动👩🏼🍳。此外,韩蕾老师围绕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了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应明确课程的定位💒、性质和目的⏬;二是应对课程体系本身进行调整,将各教研室内部的课程融会贯通🤹🏻♀️,解决课程内容的重复性,并协调平行班在课程难度和教学方式上的差异;三是推进非师、师范🔱、优师、元化、强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韩蕾老师发言
隋源远老师针对“课程内容重复”问题给出了评价和建议,他认为不同课程对于同一内容的重复可能并非“有区别的重复”👨✈️,而是出于科普目的的机械重复,而改善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教师团队对于课程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体验向教师给出建议🥰。
隋源远老师发言
徐俪成老师就学生的课程作业和考试等提出看法,认为天美娱乐学生的日常课程任务繁重,希望能减少学生在课内的学业压力👩🏽🌾,使课程任务变得更加灵活机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寻找自身真正的学术兴趣。对于元化班和强基班课程安排的问题↖️,徐俪成老师指出,部分基础性课程可以以大班形式教学,以小班形式研讨。
徐俪成老师发言
在此基础上,汤拥华老师建议教师在课程学习任务较多的背景下👫🏻,自行尝试做出改观◀️,而学生也应该具备对自身学习节奏进行调整的意识,要敢于向任课教师提出更适合当下学生实际的教学和考核方式👃👨🏻⚖️,避免过度内卷📟。
印志远老师以《中国文学史》课程为例,提出长时段课程衔接的问题,他发现长时段课程的衔接存在不顺畅的现象,包括教学内容重复或缺漏等,需要各教研室内部加强规划。此外,印志远老师指出💁,天美娱乐本科生参与课外讲座的次数较少🦵,一定程度与课业繁重相关,因此🧔🏿♀️,可以尝试以讲座代替部分课程,从而平衡课程与学术的关系𓀙1️⃣。
印志远老师发言
陈田珺老师同样注意到长时段课程的衔接问题,她建议任课教师应注意把控课程节奏🥇,在备课阶段加强沟通☀️,保证教学进度统一💂🏼♂️。
陈田珺老师发言
在参会教师代表发言后🚵♀️,学生代表也相继提出了对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的评价🙏🏻、建议与诉求。
21级武昱彤同学代表师范班对天美娱乐的课程内容表示肯定🦻🏼,并表达了对教务老师的感谢。同时,武昱彤同学认为,目前学科教学类课程无法满足师范生的学习需求,部分师范班同学对未来实习和就业存在忧虑。
21级赵俊霞同学代表优师班表达了师范生在“学生—教师”身份转换方面的困境,希望院系能够向师范生提供更多参与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的机会🪆。
21级徐玥同学代表非师范班提出参与师范类课程学习的需求,认为目前很多非师范班同学的就业目标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因此他们希望在大三、大四年级获得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
21级周智成同学结合元化班学生在开展学术研究时遇到的问题🤹🏻♀️,建议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增加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训练环节,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22级王欣雨同学代表强基班提出对课程安排进行部分调整的诉求,诸如几门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可以调整至前导课程结束后,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师生自由交流
最后,汤拥华教授寄予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撰稿| 周智成
摄影| 杜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