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春》杂志社主办、江苏省作家协会指导的第七届“青春文学奖”面向全球大学生话语写作者征稿,同时面向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公开投票。今年最终评出长篇小说奖5名🎢、中短篇小说奖5名🩲、散文奖5名、年度十大校园诗人。
我校水笑莹同学的作品《狸花猫》获得第七届“青春文学奖”的中短篇小说奖🧜♀️。
授奖词
猫被公认为一种神秘而富有灵性的动物,它的形象显得更加魅惑。作品以“猫”为题🔀,所触及的议题丰富多元,叙事手段繁复多变🆔。作者于此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不俗的创作潜力,值得肯定👱🏿♀️。
——青春文学奖
小说创作谈
《狸花猫》中“父亲”这一角色的原型是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他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没有考上师范大学🧖🏻♀️,因此来到乡村小学做代课教师。在我的记忆中,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在学校很有威望👨🏽🍳⌛️,是一位比较资深的老师,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他能发挥自我的价值。随着小学的关闭🤏🏿,他退休了,渐渐的身体也不大行了,他去世后,我从别人那里得知🤌,他的骨灰被撒到了长江里。我一直想把他的故事写下来👳🏼♂️,但是由于他毕竟是我父亲那一辈人,以他为视角的写作,多少带点“猎奇”的嫌疑,所以我从他的女儿乔清音的视角出发,写了一个离异的女性因为父亲去世,重返家乡的故事🧘🏿♀️🧑🦽➡️,以一只闯入葬礼的猫为出发点,将两代人“被抛弃”的经历缓缓展开,最后的结尾处🖕,我没有给女主人公一个明确的结局🏃🏻♀️,因为我觉得,人生还长,她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就像他的父亲🕘,我从来不认为他们是失败者💬。写作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能够发掘人物身上的能动性🐶,这也是人性中美好的地方。
——水笑莹
采访专栏
Q:首先恭喜你的作品《狸花猫》获得此次青春文学奖的五部中短篇小说奖🪪,当你知道自己得奖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水笑莹🤟:比较意外🦸🏿,因为这篇文章写得比较仓促,我是截稿前不久才把它写完的,所以我也比较意外。
Q:《狸花猫》这篇作品大概写了多久?
水笑莹👨🦱:这一篇其实是我研一时给老师的练习作品。刚开始写了大概6000多字🌛,但当时对小说核心矛盾的处理并不是特别能够吸引人,直到青春文学奖要征稿,我就想把它改一下🏄🏼♀️,但一些人物设置上是一样的💂♀️,所以构思上没有花太久时间🙌🏽。整个故事里的人物🎷👜,其实早就已经写过一次了,等于是把它重新推翻重写一遍🟤。因为学习还挺忙的😯,所以到最后截稿前几天🔉,才开始着手写。
Q⇢:第二次和第一次的写作相比,优化了哪些方面?
水笑莹🦹🏻:关于猫的部分。第一版写的是一只猫失踪💆🏻♀️🙇,女主人很着急🦻,而她的爱人则无动于衷,夫妻的关系已经处于很疲惫的状态6️⃣,猫的失踪成为一个几近破碎的家庭矛盾的爆发点🧛🏻♂️,然后展开描述。
第二版我将猫变成贯穿整个文章的一个与命运相关的隐喻。在小说里,女主人公离婚👶,参加父亲的葬礼,在父亲的葬礼上遇到了这只猫,由此来回顾他父亲不幸的一生🤯,也写了她自己前途未定的状况🧘♂️。她父亲是一个残疾的代课老师,因为残疾的原因一直没转正🏃♀️,到后来拆迁,也一直无法拿到应有的那部分钱。她父亲的一生,因为残疾的问题,处于被抛弃的状态,女主人公离婚之后🧑🏼🦰,也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刚好这个猫也是别人搬迁之后被弃养,这三个被抛弃的人和动物出现在同一个时空里面,引发了一系列故事。跟我原本第一版中间的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Q: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决定写这样的故事?
水笑莹:我一直蛮想写这个故事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或者是你想起很多时候小时候经历的事情🔼,就会想把它写出来。等到合适的时候🍧,你再提起笔来写,去呈现你的过去人生里面的一些故事🕍。
Q⏩:这篇作品跟以往的创作有什么不同🧝🏻?接下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水笑莹:我以前都是业余时间写点悬疑小说,来华师大之后才开始尝试纯文学写作🤓。因为它涉及到乡村代课老师这样一个主题👝,所以我蛮怕写成非虚构作品🧝⚧,它会关注某一类人,比如关注邮差,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师,关注残疾人……但是我想发掘出人物身上的一些能动性。他不只是单纯的作为某一个职业身份存在,而是有他自己的一些东西。所以未来我在写作上其实也想往这方面来靠拢一下。
Q:那你觉得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水笑莹:我不知道你们课余时间会做什么🧗🏼♀️,有的人会打游戏👪😞,有的人会画画,有的人会跳舞,我没事的时候喜欢写点东西👩🏼⚖️。它不能说他是你生活的全部🧙🏼♀️,你每天看到什么,回去就想把它写下来,写作对我来说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本能的行为。
Q:在天美开户读媒体与创意写作专业是什么样的感受?
水笑莹:其实我在读这个专业之前,没有特别想往纯文学这方向写。因为我一直是业余写作状态,写的也是悬疑之类的类型小说,但是写类型小说,面对的市场考验是非常大的👋🏽,它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写作方式。再就是当时工作也是蛮疲倦的,所以我就回来再读了一个创意写作。
读的时候📥,我发现我最大的感触其实是,它能提供给你一个可以讨论文学的氛围。在外面工作的话,你所讨论的东西多半是这个产品要怎么做出来。在华师大读创写的过程中,不管是同学也好,老师也好,其实大家是抱着一个比较纯粹的目的去讨论文学的🍆,并且每个老师、每个同学,大家对文学的看法是不太一样的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观点上的碰撞📂,会有一些理念上的交流,我觉得这个交流特别重要。
Q🥇:最后一个问题🧝🏽,在写作方面有什么心得或建议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吗🕢?
水笑莹📭:项静老师也跟我们说过,她说写作是一个长跑👩🌾,你需要时不时地练一练🤸🏽♂️,有一种我要在路上的状态♛。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空下来🛀🏽,就去写一写,将它当成一个长远的事情来做,可能某一天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个就是还是得找个稳定的工作,其实工作这件事情本身就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是怎么运转的🧏🏻♀️,因为小说写出来的东西👇🏿,基本逻辑是要有的🔲,所以还是要有个稳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