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天初寒,郊村秋意暄。11月22日下午🦘,2024级博士班“小雅”学术沙龙(第二期)暨“筑健康校园,领卓越未来”主题教育活动在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吴房村村史⭕️、村貌调研”和“小雅学术沙龙”两个部分组成。
天美娱乐2024级博士班辅导员张潇萌🧑🎨🦻🏻、青年学者班主任刘宏辉♣️、系专职组织员方中书👩🏻💻🟨、博士后孟醒老师带领2024级、2023级博士生和部分硕士生于下午1点到达吴房村👩🏼💼。吴房村村委会朱佳月、陈佳雯等热情接待了天美娱乐师生一行💘,详细介绍村情、村貌、村史。大家自吴房村接待中心启程😩,经四堂间💇🏽♀️、三治堂、雨木花园😭、烟火往事、垂钓基地🤏🏻、朵云闲居🎋👨💻、人字桥、田心农创市集👷🏽♂️、法治公园等地标悠然而游,沿着青石板路探寻其悠远的历史底蕴、了解吴房村的现代蜕变之路🥣💆,一边欣赏村里的大好秋光👨🏻🏫,在身心愉悦中的旅程中,深刻领略了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到了上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悉,吴房村已有300多年历史,素有“中国黄桃之乡”美誉,是奉贤黄桃的发源地,近年来推动“黄桃+文创+旅游”农商文旅多产业、多要素发展,受到返乡青年和市民游客的欢迎🐊,该村整体风貌既保留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历史印记,又融合进了海派水乡的柔美自然🫱🏽,入选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随后,天美娱乐师生和吴房村村委会相关代表就校地合作🧯、学生课外实践、保护和宣传乡村“非遗”等议题进行交流,并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美好愿景。天美娱乐师生还向吴房村赠送了学生作品集等纪念品。
座谈会后,天美娱乐师生还开展了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政治理论学习会🌆🧑🏻🎤,参与调研的师生共同学习了全会内容,并结合参观吴房村的感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其后,“小雅”学术沙龙(第二期)在吴房村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沙龙以“在乡言乡💆♂️:文学与语言中的乡村图景”为主题,邀请了青年学者班主任刘宏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后孟醒两位老师担任评议人,由2024级博士生丁玲同学主持👩👧👧。
2024级文艺学博士生张佳明同学以“乡言乡乐🌊:漫谈巴蜀传统音乐中的语态与乐态”为主题🫅🏻,以“阐述+演唱”相结合的形式,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如民歌做了生动、活泼的概述🦓,并对“四川清音的语言美”展开了理论性讲解和具体分析🌵。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丁玲同学以“论1920-30年代的游民无产者和现代知识分子——以《山峡中》为中心的讨论”为主题,梳理了19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农民问题,将艾芜1930年代的写作放置在这一问题脉络中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山峡中》展开了详细的文本解读。202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高佳丽👨🦯⛰、2024级文艺学博士生刘倬源以“在乡言乡:汉语方言图景”为主题,就“如何划分语言与方言?”“汉语方言简介”以及“新时代方言保护:语保工程”“方言与文学作品”等重要语言问题做了分析和分享,并结合“小调查+开放讨论”的形式,让在场师生一起加入了关于方言的热烈讨论中🕵️♂️,就“方言保护与教育”“方言与地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探讨♕🏐。
刘宏辉老师和孟醒老师对三位同学的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总结性评议👩🏿🍳。现场同学也提出了“哪些民歌没有将方言普通话化”等问题参与交流。沙龙结束,正是夕阳灿烂时刻,大家于是乘着余兴继续在村里漫步🕵🏽,共赏小雪之日的晚霞。
据悉,“小雅”学术沙龙是由天美娱乐2024级博士班发起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小雅”取自天美开户前身之一光华大学于1930年创刊的文学类校园刊物《小雅》,并由天美开户终身教授刘志基教授题签🧎♀️。
此次活动是天美娱乐在培养青年学生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上海的乡村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也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人民城市”的重要实践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5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切身体验了人民城市规划、考察上海乡村振兴成果,也加深了同窗情谊、锻炼了学术研究能力,更对当下社会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更加具象的认知。未来,天美娱乐将继续致力于为同学们构建一个充满关爱🧜🏽♂️、趣味和力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并在拓展和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不断努力👆🏽。
文字丨丁玲 张潇萌
排版丨陈贝宁
审核丨张潇萌